首页

%@

时间:2025-05-29 12:44:54 作者:洪秀柱批民进党“去中国化”:刨去岛内中华文化的根基,令人痛心! 浏览量:90510

  (近观中国)习近平走进的六尺巷,为何让人“很有感触”?

  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电 (记者 梁晓辉)“来这里看一看,很有感触。”

  17日,正在安徽考察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桐城市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察看桐城历史文化展陈,发出如是感慨。

10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安徽考察。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安庆桐城市六尺巷考察。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六尺巷,因“以礼为先、以让为贤、以和为贵”的理念影响世人,不仅是当地有名的“打卡点”,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治理智慧的浓缩展现。

  一条六尺巷,有中国文化的绵长“和”意。

  据《桐城县志略》等史书记载,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宅基纠纷。张家人给张英写信求助,张英收信后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收信后豁然开朗,主动退让三尺,吴家人深受感动,也退让三尺。两家各退三尺而成的“六尺巷”,从此青史留名。

  “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习近平在考察中指出。

  如今,在桐城市的街头巷尾、社区楼宇,生动的漫画、“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诗句比比皆是;翻开孩子们的书本,也有六尺巷的故事……中华文化之“和”不断延传。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习近平曾如此指出。不过百米的六尺巷,让人看到中华民族历来推崇的“礼之用,和为贵”的处世之道,“和”意悠长。

10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安徽考察。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安庆桐城市六尺巷考察时,同当地居民和游客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一条六尺巷,有“老巷新传”的成功实践。

  现在的六尺巷,其实是2002年在原址上复建扩建的。

  据媒体报道,历史上的六尺巷在战火与拆建中基本拆毁。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六尺巷旧址受到政府高度重视,1985年被列入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是在对六尺巷的不懈保护中,故事里闪耀的文明光芒得以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同时也印证了习近平所强调的: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一直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作出一系列指示批示,多次在地方考察时牵之念之。

  从大同云冈石窟到安阳殷墟遗址,从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到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习近平考察文化遗产、探寻文明根脉,文化足迹遍及全国,强调“老祖宗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继续攥在手里”。

  此次在六尺巷,习近平再次指出,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条六尺巷,也有社会治理的中国智慧。

  一方先让一步,很多矛盾就能找到解决方案。受到六尺巷启发,近些年,当地人民法院根据六尺巷故事精髓,创新推出“六尺巷调解法”,以听、辨、劝、借、让、和“六步”调解群众矛盾,成效卓著。六尺巷的经验,也逐渐走出巷口,走向全国。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六尺巷调解法”现身最高法报告。2023年11月,“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六尺巷的精神,在湖北、广西、山东等地基层政法部门被应用于解纷实践……

  此次走进六尺巷,习近平强调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从六尺巷的故事,外界看到中国人面对纷争、纠纷时的一种应对之道,看到社会治理的中国智慧。今天,新时代六尺巷的故事让人更有感触,也再次表明: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完)

【编辑:刘欢】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Q Music Art音乐潮流艺术节在深圳举行

意见》要求,规范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行政公益诉讼办案工作。各级检察机关和住房城乡建设(规划)部门要坚持制度定位,明确履职尽责标准,细化落实诉前检察建议回复、行政公益诉讼起诉应诉等具体要求,规范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行政公益诉讼办案工作,形成既依法督促又协同履职的关系,实现双赢多赢共赢。

跟着总书记的考察足迹|瞰合肥

动力电池、光伏等很多行业都在加快海外布局。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截至2022年,中国企业参与的海外光伏项目投资分布在40多个国家,累计装机容量达16.8吉瓦……中国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多转化为全球共享的机遇,而开放的中国大市场也日益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

北京市气象台发布沙尘蓝色预警信号

宁夏石嘴山“塞上侨院”:做为侨服务“贴心人”

广州12月9日电 (记者 王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唐杰,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曹远征等专家学者8日齐聚羊城,在广州论坛2024年年会上为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贡献智慧。

【东西问·中外对话】北大学者:中国传统智慧引领世界生态文明转型

晶澳科技执行总裁杨爱青在致辞中表示,2023年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首次突破2亿千瓦,达到216GW,超过全球增长规模的50%,其中分布式装机占比达到42%,未来市场非常可期。晶澳科技作为全球光伏龙头企业之一,早在2015年便已布局分布式市场,不断加强对分销商的支持力度,逐步完善核心大商管理体系,为经销商、客户提供多重支持服务。2024年,晶澳科技将进一步加强渠道建设,打造更为积极的扶持政策及奖励机制,期待与广大经销商携手共绘分布式市场发展新宏图,助力碳中和目标早日达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